從百龍狂舞的炮龍節到暗香浮動的嶺梅文化旅游活動,從稻田藝術里的農耕體驗到非遺工坊中的傳統技藝傳承,我縣文旅產業正以資源為基、融合為翼,走出一條 “文化賦能、旅游提質、產業興縣”的特色發展之路。
眼下正是暑假時期,從縣內外前來我縣開展研學的團隊絡繹不絕。近日,在古辣稻花香里旅游區和大陸村,一批批游客接踵而至,游客們在沉浸式了解蔡氏家族的文化傳承與發展歷程的同時,深入探索智慧農業與種源工程的奧秘,并近距離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現場感受我縣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農業的魅力。
縣文廣體旅局副局長藍莉莉介紹說:“目前,賓陽縣已獲評自治區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1個,南寧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5個,研學課程和線路主要以非遺技藝展示、民俗文化傳播融合農耕文化以及現代農業技術為主要內容,每年接待研學團隊200多場次、3萬多人次。”
我縣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自然資源,39 項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與 35 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交相輝映,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賓陽炮龍節聲名遠揚。依托豐富資源,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大文旅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修建了一批通達旅游景區公路,投資建設15座標準旅游廁所,提升景區游客服務中心、旅游步道等配套設施和服務設施。目前,全縣已建成 7 家國家 A 級旅游景區、9 家廣西星級鄉村旅游區,三鼎莊園、清蓮民宿等 20 多家特色民宿獲評南寧市十佳民宿。
藍莉莉:“旅游產業延伸出了民宿業、研學、職工療休養、露營等產業,縣城內建成酒店賓館130多家,并引進全球品牌酒店50強的溫德姆酒店;打造旅游民宿20多家,培育特色餐館50余家,也為游客提供了住宿與餐飲的多樣化選擇?!?/span>
近年來,我縣大力推進農文體旅產業融合發展,全縣農文體旅產業鏈已初具規模,涵蓋了文化旅游、生態旅游、鄉村旅游、體育賽事等多個領域,產業鏈條的完善讓融合發展底氣更足。古辣鎮以香米產業為核心,打造 “農特產品 + 旅游服務 + 生態科技” 的現代農業旅游綜合體;露圩鎮依托水彩畫創作基地,建設文化特色旅游小鎮;武陵鎮串聯生態景區與農莊,推進鄉村生態旅游。全縣文體旅融合更是亮點紛呈,2024年承辦世界機器人大賽、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等重大賽事,讓“賽事經濟”成為新增長極。
目前,我縣立足于縣域內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旅游產品,以市場為導向,根據游客出游需求和消費習慣,推出非遺游、研學游、親子游、農耕體驗等主題線路供游客參考。“農耕+ 炮龍”“非遺+研學”等主題線路串聯起特色資源,毛筆、壯錦等非遺進景區活動增添文化韻味。美食地圖與酒店游玩攻略圖的推出,讓游客輕松實現“品美食、賞風光、悟文化”的深度體驗。如今的賓陽,正以農文體旅融合的生動實踐,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書寫著更加精彩的篇章。(曾德好 ??游錦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