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陽縣,地處廣西中南部,南寧市東北部,是廣西四大古鎮之一和桂中南重要商品集散地。賓陽始于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領方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全縣總面積2308平方公里,轄16個鎮,192個行政村、45個社區,戶籍人口105.39萬人、常住人口80.14萬人。
賓陽縣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是桂中南重要交通樞紐、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交通節點,湘桂鐵路、黎塘至湛江鐵路、黎塘至欽州鐵路在縣內黎塘鎮交匯,設有黎塘火車站,黎塘火車站是廣西第二大貨運編組站和一級客運站。南廣高速鐵路、南柳城際鐵路在黎塘鎮設有高鐵賓陽站,旅客列車實際車次日發車最多達97趟(全在賓陽站靠停),日均客流達4600人次以上,高鐵賓陽站旅客列車通達全國8個?。ㄊ校V西12個地級市。桂海、貴隆、新柳南、六賓高速公路和南梧、南柳、賓上(上林)、賓橫(橫州)等五條二級公路貫穿而過,縣內有9個高速公路出入口。
賓陽縣歷史文化豐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炮龍節蜚聲區內外,有著“東方狂歡節”的美譽,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全縣已列入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9項,賓陽酸粉聞名遐邇,“賓陽壯錦”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賓州古城、蔡氏古院、程思遠故居、白鶴觀竹海等旅游景點引人入勝,黎塘蓮藕、古辣香米、和吉葡萄、王靈胡蘿卜等名特優產品暢銷全國各地。是廣西最大優質稻產區,袁隆平院士生前親筆題詞“米香知故鄉”。
賓陽縣自然資源豐富。全縣耕地面積約138萬畝?,F有登記在冊砂石土礦山27個,礦石總產量930萬噸。境內無大河巨川,但溪澗密布,長5千米以上的有37條,長15千米以上的有20條;流域面積大于10平方千米的有33條,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有7條。全縣林地面積約95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46.01%。土壤類型多樣,主要有水稻土類、磚紅性紅壤等土類。
賓陽民營經濟發展迅猛。全縣擁有民營企業7549家,個體戶34562家。傳統手工業歷史久遠,新橋小五金、賓州手工、黎塘制作等“賓陽制造”在全區、全國乃至東盟市場打響,被譽為“廣西小五金之鄉”。縣工商聯連續多年榮獲全國“五好”縣級工商聯榮譽稱號。
2024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312.35億元,比上年增長3%。賓陽縣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獲批全國首批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獲評國家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創建示范基地、全國農作物“統防統治百強縣”、廣西“農文旅”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示范區、廣西駐點招商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