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地名故事 ?優化營商環境
???????????——我縣地名普查工作成效凸顯
?
今年以來,縣民政局積極推進地名普查工作,全面推進鄉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標志設置維護、地名文化保護弘揚、地名信息深化應用和地名賦能產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梳理賓陽脈絡助力平安建設。一方面聯合來賓市興賓區和貴港市覃塘區開展行政區域界線共同檢查和平安邊界創建工作,厘清我縣與來賓市興賓區邊界線89.73公里,建設重點聯檢界樁1座,并簽訂平安邊界友好協議書。另一方面推進鄉村地名信息數據建設,積極推進“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行政區域類數據質量專項復核”工作,復核存量行政區劃數據,完善行政村(社區)數據253條,實現地名數據信息更新常態化;督促城市背街小巷項目施工方加快對背街小巷涉及的地名標識牌進行整改,整改街、路、巷牌子25塊。
二是轉化地名成果豐富文化內涵。加快地名普查成果轉化運用,編撰排版《賓陽縣地名詞典》《賓陽縣地名故事》《賓陽縣地名志》等重要書籍。其中《賓陽縣地名詞典》收錄6000多條地名詞條;《賓陽縣地名故事》收錄反應賓陽縣地名的淵源歷史,文化發展、風土人情等故事60多篇;《賓陽縣地名志》收錄1000多條地名點,全面系統記述了本行政區域地名管理及地名歷史與現狀,講好賓陽鄉村地名故事,記錄鄉村發展進程,強化鄉村精神內核,為鄉村振興夯實文化基礎。
三是用好鄉土之名賦能經濟發展。推進賓陽縣“鄉村著名行動”,重點開展鄉村地名摸底排查工作,推進鄉村特色旅游點、特色農產品園區、鄉村公共服務點等常態化采集“上圖”,方便定位查找;系統梳理排查當前各類地名不規范問題,共排查出有地無名情況16處,有名無標情況165處,需要更換標志牌的地名10個,并對排查出的問題進行整改,努力提升我縣鄉村地名建設水平;挖掘地名+地理標志,助力特色農產品發展,推動打造“鄉字號”“土字號”農產品品牌,“古辣香米”“甘棠扣肉”“甘棠粉利”“思隴竹編”,既能促進鄉村農產品品牌的附加值、影響力和美譽度,也能推進地名知名度,帶動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有效增加農民收入,提振鄉村經濟發展。
?
(信息來源:賓陽縣民政局)
?
?